top of page

【防詐柴國際資安與反詐騙新聞】印度富商遭冒警詐騙,損失逾 1 億盧比

印度富商遭冒警詐騙,損失逾 1 億盧比
印度富商遭冒警詐騙,損失逾 1 億盧比
  1. 新加坡防詐會議中連專家都被 QR 碼「誘惑」上鉤


新聞重點:在新加坡舉行的全球反詐騙會議上,主辦方設置 QR 碼模擬攻擊,超過 50 位參與者掃描後瞬間洩露資料,此手法稱為「quishing」,旨在凸顯 QR 詐騙日益猖獗的風險。會中也揭露深偽、AI 詐騙與詐騙工廠問題,包括一宗涉及香港執行長因深偽影像詐騙而匯出 2,500 萬美元的案件。


為何重要:即使是反詐專家也可能被釣魚,說明詐騙技術已向所有人擴散;QR 碼成為新興矇騙手法,社會需更加警惕。


建議:參與活動務必驗證 QR 碼來源,避免隨意掃描;政府與公共場所應設置明確防釣措施;教育民眾隨時保持懷疑心態。


  1. 印度富商遭冒警詐騙,損失逾 1 億盧比


新聞重點:一名 Noida 商人接獲冒充警察、電信、甚至法官的詐騙電話,稱他涉嫌洗錢並需配合法院調查,騙徒安排其進入線上「假法庭」,共騙取約 1.02 億盧比(約3500萬台幣)。類似案件中一名 76 歲婦人也以相同手法被騙走約 430 萬盧比,目前案已立案調查。


為何重要:冒充執法機構的社工詐騙依舊高傷害性,特別針對恐懼與公信心建立,長者與高淨值族群風險極高。


建議:接獲類似通知務必多方驗證身份與真實性,避免受到恐嚇操作;政府應強化長者詐騙教育與應變通報渠道。


  1. 印度 Dhanbad 兄弟網絡透過 OTP 權限工具實施電信詐騙


新聞重點:四兄弟與一表親在 Dhanbad 組成詐騙集團,以專用工具「Shoot Admin」誘騙受害者提供 OTP 或點擊假銀行連結,以此遠端操控手機進行資金劫取,警方已逮捕人員並查扣手機與 SIM 卡。


為何重要:這類以 OTP 權限為基礎的遠端詐騙手法精密且高成功率,進一步威脅用戶資金與設備安全。


建議:千萬不要將 OTP 或銀行認證碼交給他人;避免點擊不明連結;若懷疑手機被接管,應立即通知銀行與警方處理。


📌 今日防詐提醒:

• 掃描 QR 碼前請確認來源是否來自可信環境場域,避免隨意送出個資。

• 若接到自稱警官、法官或調查通知的電話或訊息,請主動聯絡官方專線核實,不要依指示轉帳或點擊連結。

• 絕不提供 OTP 或一次性驗證碼給他人,如係他人要求請立即聯絡金融機構並報警。


⚠️ 防範詐騙,從你我開始,防詐柴關心您 👮


📱 加入防詐柴一鍵查詐騙: https://lin.ee/m6EgVwD🆔

@ai_watch.dog



留言


防詐柴敬禮

ai-watch-dog

Follow Us On:

  • Line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© 2025 by ai-watch-dog

bottom of page